致富有道奔小康 ,助農脫貧富“芋”路
——訪廣西賀州市順來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創始人彭上堅
今日踽踽獨行,他日破繭成蝶。賀州市順來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賀州順來農業)創始人彭上堅用他十八載的堅持守護著這一方土地。他用實際行動向世人證明,在暗處執著生長,終有一日會散發馥郁清香。如今,賀州順來農業已發展為集種植、加工、銷售為一體的一條龍農業企業,并獲獎無數。2020年10月,賀州順來農業獲得由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及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聯合頒發的“桂臺農業合作示范基地”榮譽證書。2021年7月,榮獲由中共賀州市委員會及賀州市人民政府聯合頒發的“2020年度東融發展貢獻獎先進集體”榮譽,同年12月榮獲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頒發的“農業企業品牌”。
另辟蹊徑, 撬開致富門
“人生一世,就像草木生長,既要有努力向上的姿態,也要有木人石心的堅定,更要有靜待花開的淡泊。”彭上堅說道。他的話語如冬日夏云,溫潤和煦的語氣之下是他十幾年來的沉淀與積累。即便到了今天,對于普通的農村家庭而言,讀書無疑是改變命運最好、也是最快的出路,彭上堅也深知這一點,因此,他自小學習便異??炭?,但還沒等他走出大山,踏入高級知識殿堂,他便不得不因家庭經濟困難,無法同時負擔他和姐姐的學費而終止求學之路。
15歲的少年雖未脫稚氣,但也有超乎同齡人的成熟。輾轉反側,心酸不忍,他還是將讀書的機會留給了姐姐,自己則背上行囊,搭上了去往廣州的班車。那時的他只想通過勞動擺脫家庭的困窘現狀,也為自己的未來搏得一絲另外的可能。在廣州,彭上堅跟著堂姐夫做起了農產品批發的生意,自小聰明好學的他很快便摸清了里面的門道。到18歲,他已能在工作中獨當一面,他不再滿足局限于廣州市場,而是輾轉全國各地,了解全國市場及農產品特性,從中尋找商機,正是在此階段,他發現家鄉人民賴以為生的芋頭產業面臨銷路難的困境。
經土地滋養,圓潤飽滿的芋頭只因個頭小或輕微破皮便被市場拒之門外,只能躺在地里等黃土掩埋。百姓辛苦勞作一年,難以收獲豐碩成果,生活還是一如往昔的艱難,種植積極性也隨之大減。彭上堅看到此情此景,不禁陷入難過,他深知農人的艱辛,一個大膽的想法在他腦海滋生,那就是帶領家鄉的農戶們走出去,富起來。他堅信一定能找到辦法讓這部分滯銷的芋頭回歸市場,遂回到家鄉開始創業。
對于他回鄉創業的決定,父母無一例外表示贊同,談及此處,他動情說到:“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出去打工,不想再囿于家鄉這片土地,可若想要農民真的富裕起來,則需要更多的新生力量,一起盤活這塊黃土地。”選擇是一時的人生,人生卻是由每一時的選擇堆砌起來的。在決心創業時,彭上堅的第一要務就是走遍賀州市所有的鄉村,他希望更深層次了解家鄉的每一寸土地,鄉親們也仿佛看到了新的希望,紛紛交付信任,這也更堅定了彭上堅要帶著鄉親共富裕的決心。
2008年,彭上堅再次踏上遠行的列車,只是此時,他的身旁多了一袋芋頭,此行便是去往憑祥市與東南亞客商洽談芋頭產品出口問題。四年的摸爬滾打,對于芋頭出口的相關事宜彭上堅已了如指掌,遂即在家鄉創建加工廠,成立合作社,創建賀州順來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隨著市場需求的縱向擴張,彭上堅將那部分難以銷售出去的芋頭進行削皮、切塊、切條、冷凍等操作,進行粗加工處理,提高產品附加值,這一舉措不僅使芋頭成功打開銷路,相較于傳統的售賣方式,利潤也隨之翻了幾倍。小小芋頭渾身是寶,通過粗加工的運作模式,彭上堅還另辟蹊徑制作香芋扣肉,將芋頭切片后的剩余部分加工成芋泥、芋圓等供應給奶茶店。當然,本著合理利用、絕不浪費的原則,彭上堅還將芋頭皮加工成了飼料,出售給養殖戶。
如今,賀州順來農業以生產芋圓以及速凍芋頭等農副產品為主營業務,種植面積約20000畝,彭上堅也由此獲得了“芋博士”的稱號。2021年,賀州順來農業年加工芋頭等產品12000噸,年銷售額達到一億多元,帶動芋頭種植戶3000多戶,帶動就業400多人。
共同富裕 ,助推扶貧路
事業初露鋒芒,彭上堅也不忘回到家鄉的初心。2014年成立合作社,在規范農戶芋頭種植標準,不斷提高賀州香芋的產量和質量的同時,通過土地流轉、返聘務工、技能培訓、產業帶動等精準扶貧模式,著力加大對貧困家庭產業扶持力度,同時為種植戶免費提供種苗與技術支持,帶動了八步區蓮塘鎮400多戶貧困戶800多人進行特色產業種植和就業務工。
如今,賀州順來農業還聯合賀州蓮塘鎮長灣、新蓮、炭沖、文坡等10個村民合作社創立“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全新合作模式,并建有香芋、馬蹄等蔬菜種植基地3000畝,輻射周邊地區農產品種植達1萬多畝,真正實現公司、村民合作社、農戶三者共贏的局面。在助農穩定脫貧的同時,打出賀州芋頭品牌,讓賀州芋頭產品美名遠播。彭上堅則表示:“為群眾增加就業機會,帶動貧困戶進行特色產業種植和務工,讓貧困戶做到務工務農顧家‘三不誤’的同時,實現創業就業同步發展,勞動收入穩步增長。這是賀州順來農業創立的初心,也是賀州順來農業未來的征途。”
除此之外,賀州順來農業還鼓勵村黨支部積極參與,以村集體的形式注入資金展開合作。2019年,八步區蓮塘鎮長灣、新蓮等10個村民合作社聯合成立賀州市尚田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并投入150萬的財政扶持資金,“一黨一企”的發展模式預計可為10個村的村集體經濟每年增收18萬元以上。
依托本土優勢,發展特色產業,家鄉的鄉親們一改往日的愁容,精神面貌煥然一新。而這一切都離不開“造血師”彭上堅,他的努力也得到了政府的肯定與支持。2020年,全市“榮譽村主任”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現場會在賀州市平桂區召開。會上,彭上堅作為“榮譽村主任”做了推動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經驗分享。2021年4月,彭上堅榮獲由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及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授予的“全區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奉獻獎”;同年12月,榮獲自治區“創業明星”一等獎。
彭上堅指出:“接下來,賀州順來農業將緊扣十四五規劃建議中的共同富裕,迎著互聯網的風潮,乘坐電商快車,將產品推出去,打出知名度,也將不斷迎合市場需求,對產品結構進行調整,全力促進村級經濟發展、帶動群眾致富,助力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
懷瑾握瑜 ,共圓幸福夢
看得見山,望得見水,這每一份幸福都依托于身后強大的祖國。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后,彭上堅義不容辭地展開行動,當了解到一線抗疫工作者沒有足夠的口罩供應,彭上堅利用各種社會資源,聯系商家預定口罩1.8萬只,在口罩到貨的第一時間將其捐贈給賀州市八步區防疫部門、蓮塘鎮政府以及賀州市星心公益協會。此后,他又先后預定了2批口罩進行捐贈。與此同時,賀州順來農業還向湖北省十堰市捐贈了果蔬物資。疫情期間,賀州順來農業向湖北十堰共計捐贈大白菜50噸、冬瓜50噸、萵苣20噸、紅薯10噸,共計130噸蔬菜,價值35萬元。
心系祖國的同時,彭上堅又了解到南鄉鎮上新村村民合作社30畝松花菜滯銷的消息,沒有絲毫猶豫,他立馬做出部署,開始緊鑼密鼓地進行松花菜的收購入庫和加工事宜。正處于絕望之際的鄉親聽到此消息猶如暗室逢燈,點燃希望之光。彭上堅深切說到:“眾擎易舉,我堅信沒有過不去的困難,只要心往一處湊,勁往一處使,美好總會如期而至。況且我是農民的兒子,深知農民的難處,哪怕企業虧一點,也不能讓農民寒了心。”
平凡鑄就偉大,英雄來自人民。一往無前的勇氣,鍥而不舍的耐力,我們堅信賀州順來農業的征途才剛剛開始。不久的將來,在彭上堅的帶領下,賀州順來農業一定能不斷自我超越,屆時,彭上堅心系的鄉村一定能再換新顏,共圓幸福夢。